学术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桃李大讲堂”寻梦启航·生命科学大讲堂(2025年第二期)

2025-03-29 15:19:08

生命科学学院于2025年3月27日下午在国重320会议室举办第二期"寻梦启航"生命科学大讲堂学术交流报告会。本次学术盛会特邀国内顶尖高校的三位知名学者作专题报告,包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善金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钱伟强研究员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丙莲教授。报告会由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倪挺教授主持,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及生物医学研究院的100多师生积极参与。

黄善金教授是我国植物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其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植物细胞骨架的功能调控与分子机制,200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获择优支持;2011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黄教授在题为"植物微丝骨架功能与作用机制"的学术报告中,阐述了微丝骨架的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报告重点展示了其实验团队在植物细胞骨架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1)花粉管中微丝骨架形成两个空间分离的亚细胞结构——"顶端微丝结构"和"槽部微丝束";(2)揭示了Ca2+梯度和pH梯度通过精细调控ADF(肌动蛋白解聚因子)和villin(微丝结合蛋白)的活性,进而控制花粉管微丝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的分子机制;(3)发现了RhoGAP对formin活性的抑制作用,由此提出了formin活性调控的新机制。这些研究成果为深入理解植物细胞极性生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钱伟强,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并担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青年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表观遗传学,重点研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植物逆境响应机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并作为核心骨干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钱博士曾入选中央组织部"青年千人计划",其研究成果在Nature Plants、PNA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在此次报告中,钱博士以“DNA甲基化的动态调控和生物学功能”为题。讲解了他们团队主要关注的三个科学问题,包括DNA主动去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植物中非编码RNA的功能和分子机制;以及植物相应逆境的表观遗传机制。

郑丙莲,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入选2012年中央组织部"青年千人计划"和2013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现任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JIPB)、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和《植物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编委。其研究团队以拟南芥、大豆和入侵植物为模式系统,重点探索非编码RNA的生成、代谢调控机制及其在植物生殖发育和环境适应性中的生物学功能,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报告中,郑教授以“植物RNA产生、代谢与功能调控”为题,对非编码RNA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围绕DBR1(RNA去分支酶)如何介导套索RNA代谢和套索RNA代谢的生物学意义进行了本实验室相关课题的介绍,包括拟南芥中DBR1可以促进miRNA的产生、套索RNA滞留具有组织特异性、DBR1的功能在动植物中高度保守等研究。

此次会议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三位特邀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其内容前沿深刻、讲解生动形象,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广泛共鸣和深入探讨。最后,倪挺教授对此次学术会议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对三位教授的精彩演讲以及与会师生的积极参与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蒙ICP16002391号-1